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液晶物理学”相关记录131条 . 查询时间(4.609 秒)

动态颜色控制是生物体通过适应环境变化实现的一种重要机制,2025年来,随着响应性材料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液晶材料领域,研究者们逐渐能够实现对颜色变化的精确调控。蓝相液晶(BPLC)是一种3D手性螺旋超结构,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如可调节的结构颜色和圆偏振光反射,成为研究热点。然而,要在实际应用中利用BPLC材料实现复杂的多色图案控制,仍面临一些重大挑战。尽管喷墨打印技术为高分辨率、多色图案的实现提...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在软物质物理理论研究中获进展(图)
软物质 物理理论 液晶弹性体
2023/9/20

南京大学陆延青团队:动态双手性超结构实现炫彩全息(图)
双手性 超结构 炫彩全息
2023/8/25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在软物质物理的理论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软物质物理 理论研究 液晶弹性体 耦合
2023/8/15
液晶弹性体的宏观形状变化与其内部微观液晶单元指向之间的耦合,使得通过调节液晶弹性体内部液晶单元的取向序进行机械做功成为了可能。液晶分子排列良好的单畴液晶弹性体具有非常优秀的机械性能,例如可逆的大应变变形、高强度和优异的韧性等。然而,由于随机淬火效应难以实现液晶单元的均一排列以及该材料的不可回收性(与其他常见热固性材料类似),液晶弹性体至今无法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为了克服上述困难,键交换型液晶弹性体在...

Academy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s Science, CAS Colloquia & Seminars: Solution Landscapes of Nematic Liquid Crystal Systems
向列 液晶系统 解决方案
2023/5/4

研究现光驱动可编程胶体自组装新机制(图)
光驱动 可编程 胶体自组装
2023/4/19

上海光机所在新型介质膜配向液晶相位延迟器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液晶相位 延迟器件 薄膜光学
2023/4/19
2023年4月19,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薄膜光学实验室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在新型介质膜配向液晶相位延迟器件的研究取得进展。采用倾斜沉积介质膜对液晶进行配向,与基于传统聚酰亚胺薄膜配向的可调相位延迟器件进行了抗激光损伤等性能的比较研究,为介质膜配向的液晶器件在高功率激光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指导,相关研究成果以“Comparative study of liquid crystal var...

广州能源所在过冷解除过程中冰晶演化规律研究方面获得进展(图)
冰晶演化 二元溶液
2023/4/6
2023年4月6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室冯自平研究员团队在中科院先导专项课题等支持下,在过冷解除过程中冰晶演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 Investiga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ice particles and ice slurry flow characteristics during subcooling release 为题发表于传热传质领域...
拟熵及在液晶理论中的应用(徐劼)
拟熵 液晶理论 应用 徐劼
2023/1/13
《液晶与显示》作者伦理规范
《液晶与显示》 中文核心期刊 液晶学科 作者伦理规范
2022/5/20
《液晶与显示》投稿须知
《液晶与显示》 中文核心期刊 液晶学科 投稿须知
2022/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