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工程 犬”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125 秒)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学科组与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合作发布犬科动物综合数据库iDog2.0(图)
张亚平 动物 数据 基因
2024/11/26
家犬(Canis lupus familiaris)作为最早驯化动物之一,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家犬和犬科动物开展研究对遗传学、医学和生态学多领域发展深有裨益。2024年11月26日,张亚平学科组联合国家生物信息中心赵文明团队发布新一版犬科动物综合数据库iDog2.0(https://ngdc.cncb.ac.cn/idog/),实现了犬科动物多维组学数据整合,为国内外家犬研究学者提供了有...
中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建立孤独症家犬模型
基因编辑技术 孤独症 中国新闻网 自闭症
2023/10/27
作为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孤独症(又称自闭症)致病机理及医疗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
研究构建家犬全脑蛋白质组时空表达图谱(图)
家犬 全脑蛋白质组 时空表达图谱
2022/7/4
广州生物院研究人员培育出人类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犬模型(图)
糖尿病;永久性;葡萄糖激酶
2021/11/9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科研人员及其合作者利用单碱基编辑器对葡萄糖激酶进行点突变,培育出首例人类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犬模型。相关论文以Generation of permanent 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 dogs with glucokinase point mutations through base editing为题,在线发表在Cell Disc...
RNA干扰abcg-5基因对犬弓首蛔虫感染性的影响
犬弓首蛔虫 abcg-5基因 RNA干扰
2019/2/23
为研究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T.canis)腺苷三磷酸结合盒G5基因(ATP-binding cassette G5,abcg-5)的功能,通过体外合成Tc-abcg-5基因的特异性siRNA,利用RNAi技术对T.canis的成虫和虫卵进行干扰。结果显示,干扰24、48 h后siRNA-744组Tc-abcg-5的相对表达量比siRNA-1020组和siRNA-432组显著性...
旨在解析中国地方犬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分布情况,为分析CNV对犬表型变异的影响提供前期基础。本研究采集了16个来自中国不同地方犬品种和9头罗威纳犬共计185头犬的血液样品,使用血液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利用犬170 K SNP芯片和PennCNV软件对中国地方犬进行全基因组范围内的CNV分析。参照Illumina芯片标准操作流程进行芯片扫描和基因分型。将质控后的SNP参考PennCN...
科研人员成功在犬类身上实现了基因敲除。这项技术的突破将打开未来对犬基因组实施精准编辑的大门,为开展其他人类重大疾病(如神经退行性、心血管疾病等)犬类动物模型的研究奠定重要基础。这是记者从2015年10月26日于广州举行的“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实验用Beagle犬及疾病模式犬研究开发平台’暨全球首例基因敲除犬模型成果发布会”上获悉的。据广州医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军研究员介绍,在...
2014年8月27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获悉,该所张亚平课题组与云南大学、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青海大学等合作发现,藏犬群体表现出与藏族人群非常相似的高原适应性模式。相关成果发表于《基因组生物学与进化》杂志。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家犬嗅觉受体基因研究取得新进展
家犬 嗅觉受体基因 分离假基因
2012/6/13
家犬作为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扮演者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家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养动物,由于其经过了驯化和品种培育两个重要的群体历史阶段,并且在家养哺乳动物中形成了最具多样性的品种,因此家犬一直是研究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重要模式生物。中国最为家犬的驯化地,不仅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而且由于其庞大的乡村狗种群数量,为研究家犬提供了最为丰富的材料。在家犬和人类的共同历史中,嗅觉发挥了极其重...
世界首批克隆缉毒犬韩国上岗(图)
世界首批 克隆缉毒犬 韩国
2009/7/21
美成功克隆五只“9·11”英雄搜救犬(图)
克隆 英雄搜救犬
2009/6/19
韩国欲克隆日本顶级癌细胞嗅探犬
日本顶级癌细胞 嗅探犬
2008/5/22
北京时间2008年5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一家培训中心称,他们已对一条狗进行训练,使其具备嗅探人类癌细胞的能力。首尔生物技术公司RNL Bio和这条嗅探犬的主人21日表示,韩国研究人员正对这条嗅探犬进行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