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环境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环境科学技术相关记录6030条 . 查询时间(1.201 秒)
日前,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年度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川维化工在重庆市1459家企业中连续3年位居榜首,再次获得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授予的环保诚信企业称号。
2025年3月24日记者获悉,安全环保院的“炼厂汽提净化水污水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与系统”项目成果斐然,为行业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3月24日,记者从云南石化公用工程部了解到,云南石化2025年2月份污水累计回用量达24.75万吨,回用率高达81.71%,创近三年新高,标志着云南石化在绿色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大屏显示的是长庆石化厂区及半径3公里范围内周边的环保监测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厂界非甲烷总烃检测值远低于国家标准。”2025年3月21日,长庆石化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为访客讲解公司的网格化监控预警平台。
日前,海南炼化在芳烃装置创新设计并投用新型含油污水井盖密封设施,有效提升含油污水井盖对异味的封堵性能。投用后,异味浓度降至百万分之三以下,远优于国家标准。
退耕还林工程是生态恢复项目,准确定量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能够减少径流、土壤侵蚀和土壤退化,并增加植被覆盖。但是,关于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侵蚀与土壤有机碳储量耦合变化规律尚不清楚。
“煤粉炉干渣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但提高了资源回收利用率,而且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环保效益,要好好总结完善,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2025年3月11日,在广州石化热电部生产调度会上,该部副经理胡学良叮嘱大家。2025年2月28日,广州石化热电部灰浆池至高浓度污水流程联通工作试运成功,截至目前运行平稳,标志着煤粉炉干渣项目攻关工作圆满完成。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团队在新污染物(微塑料和抗生素耐药基因)交互作用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Polyvinyl chloride microplastics disseminate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Chinese soil:A metagenomic analysis”为题,发表于环境科学领域TOP期刊...
2025年3月7日-11日,由环保所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要湖库流域面源污染监测防控”顺利启动3个课题。课题“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与入湖负荷核算”和“流域面源污染智能化管控平台开发”启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课题“农业绿色生产与污染全程减控技术研发”启动会在北京召开。环保所副所长、项目负责人周莉出席会议。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创新团队在环境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 12.2)在线发表了题为“Insights on persistent herbicides in cropland soils in northern China:Occurrence,ecological risks,and phytotoxicity to ...
讣告:景传勇研究员逝世     讣告  景传勇       2025/3/11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著名环境科学家景传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6月13日逝世,享年51岁。
2025年3月,理论环境化学课题组傅建捷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高分辨率二级质谱的污染物毒性预测方法,相关研究以“From High Resolu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to Pollutant Toxicity AI-Based Prediction:A Case Study of 7 Endocrine Disruptors Endpoints”为题,发表于Env...
2025年3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DNL16)李灿院士、李仁贵研究员、石明副研究员等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年2月27日,荷兰特温特大学空间统计分析专家Alfred Stein教授来环保所开展学术交流。环保所副所长周莉出席交流活动。Alfred Stein教授介绍了荷兰在农业环境监测、智慧农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分享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农业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环保所科研人员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分享了团队在农业环境领域发挥的科技支撑作用及研究进展。双方围绕农业环境监测的关键技术难题、数据挖掘模型的优化以及如何...
实现流域清洁水目标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SDG6)。尽管过去几十年全球各国在源头控制、过程消纳和末端治理三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以改善水质,如减少化肥使用、建设生态湿地、加强污水治理和进行蓝藻打捞等,氮污染依然是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如美国墨西哥湾、欧洲波罗的海以及中国太湖、巢湖等地区。水体氮污染不仅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害藻华频发和饮用水质量下降,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如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