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大气环境学”相关记录304条 . 查询时间(8.694 秒)

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所在草地干旱适应机制和对策方面取得进展(图)
生态系统 资源 大气 循环
2025/3/7
草地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生态服务功能,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乃至全球生态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人类活动加剧改变了全球大气循环格局,干旱事件发生频率显著增加,致使草地生产力逐年降低、生物多样性日益下降,影响退化草地修复进程,严重制约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因此,探讨干旱化背景下草地生产力和结构变化及其维持机制,是草地适应性...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化学前沿论坛第213讲顺利举办(图)
环境化学 第213讲 氟聚合物
2025/2/1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苏杭等-EST: 真实大气环境气溶胶酸度测量的新方法(图)
苏杭 大气环境 测量 颗粒
2025/1/24
气溶胶颗粒物与大气污染、人类健康及环境气候效应密切相关。体积微小的气溶胶颗粒却富集了高浓度的有机和无机组分,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病毒微生物等多种有害物质。酸度(pH)是气溶胶最基本的化学性质之一,是控制气溶胶微环境内一系列重要理化反应的关键指标,是调节气溶胶相分离、气粒分配和毒理效应的决定因子。因此,准确量化气溶胶酸度并探究其时空演变规律对于深入理解气溶胶理化过程及其健康、环境气候效应具...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葛源研究组研究发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丧失限制了土壤缓冲气候变化的能力,相关成果发表于Global Change Biology。土壤碳储量巨大,约是大气碳库的3倍,通过与大气碳交互深刻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传统气候模型预测,全球变暖会加速土壤碳分解,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到大气中,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趋势。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碳分解和呼吸作用的主要执行者,可能通过对变暖的适应性响应,缓解...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通过树轮14C建立识别城市碳达峰的新方法(图)
识别 城市 吸收 大气
2024/11/18
我国宣布要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前提与基础,直接影响着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而设计怎样的路线图。因此,识别是否达峰与何时达峰就非常重要。通常,我们通过“自下而上”的统计方法来获得碳排放量,进而判断是否达峰;但统计方法有不确定性,在城市尺度可达50–250%(Ciais et al., 2010; Gately and Hutyra, 2017; Gurne...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在秦岭北麓大气CH4综合立体观测和区域输送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观测 大气 气体
2024/11/18
大气甲烷(CH4)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在100年内的全球增温潜势是CO2的28倍。在关键区域缺失CH4观测给反演全球和区域CH4排放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限制了对全球CH4变化的理解。秦岭是我国南北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是“中国最绿区域”,在这个重要固碳增汇区进行大气CH4综合立体观测并探究其来源,有助于了解区域CH4动态变化,评估区域碳排放。


海岸边界层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热量、动量和物质交换的关键区域,由于海岸地理特征和气象条件的复杂性,准确估算海岸边界层高度仍然是一个挑战。大气物理研究所辛金元课题组与浙江省环境监测总站在我国东海沿岸开展边界层结构观测,发现ERA5再分析数据的边界层高度产品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达36%-65%。

青藏高原中部色林错湖水外溢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图)
环境 气候 过程
2024/8/2
青藏高原分布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群,是区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节区域气候、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在气候暖湿化和冰冻圈快速消融背景下,青藏高原内流区湖泊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总体出现快速扩张,对区域地貌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青藏高原内陆区湖泊的持续扩张还导致了水系重组,如封闭湖泊出现水体外溢、相邻湖泊出现合并等等,这一过程进一步影响了区域地貌和水循环变化。

2024年7月23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简称“大气所”)苏杭研究员课题组发表题为《Smoke-charged vortex doubles hemispheric aerosol in the middle stratosphere and buffers ozone depletion》的论文,通过先进的数值模拟和卫星观测揭示了野火影响平流层臭氧损耗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在大气钚的沉降、保存及再迁移行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大气 行为 沉积 环境
2024/6/21
人工放射性钚同位素(239Pu,240Pu)主要通过大当量大气核武器试验释放,除其本身较高的辐射毒性,目前239,240Pu已作为最有潜力的示踪剂开始应用于土壤侵蚀定量化研究,或用作沉积物定年新型绝对年代标尺等,因此2024年来239,240Pu在环境科学领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针对不同地区239,240Pu的来源,239,240Pu在不同沉积环境下的保存特性,以及大气核武器试验停止后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