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动物寄生虫学”相关记录33条 . 查询时间(2.16 秒)
沈阳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陈启军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发布人兽共患寄生虫抑制宿主免疫应答分子机制最新研究成果(图)
陈启军教授 人兽共患 寄生虫 宿主 免疫应答抑制 分子机制
2024/6/11
近日,陈启军教授团队在人兽共患寄生虫免疫逃避研究中获得重要突破,其成果发表于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其龙和吕坤莹、姜宁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陈启军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日本血吸虫可致宿主肝脏纤维化(图)
日本血吸虫 宿主肝脏 纤维化
2024/5/29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国家动物血吸虫病参考实验室首次发现日本血吸虫通过虫体胞外囊泡中的微小核糖核酸参与宿主肝纤维化的调控机制,为揭示血吸虫致病机理提供研究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公共图书馆•病原(PloS Pathogens)》上。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实现靶向杀灭疟原虫新机制(图)
靶向 杀灭 疟原虫
2023/8/3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琥珀标本揭示了线虫寄生行为的演化(图)
琥珀标本 线虫寄生 行为 演化
2023/7/17
线虫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的表层环境中,但由于体型小,无硬质结构,其化石记录极为稀少。索线虫是一类特殊的线虫,和其它线虫相比,索线虫体型大,琥珀中有不少索线虫及其寄主共同保存的化石。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与美、英同行等合作,通过16块缅甸克钦琥珀(约1亿年前)中索线虫及其寄主的标本开展研究,进而揭示了线虫寄生行为的早期演化历史。相关成果于2023年7月14日发表在Nature I...
琥珀标本揭示线虫寄生行为的演化(图)
琥珀标本 线虫 寄生行为 演化
2023/7/17
科学家揭示弓形虫寄生的代谢调控新机制
弓形虫 代谢调节因子 糖尿病 肥胖
2023/2/28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教授申邦课题组在《自然—通讯》杂志报道了弓形虫根据寄生环境的变化调节AMPK的活性,进而调控虫体的代谢活动,使得虫体在感染宿主细胞时各个阶段的代谢需求都得到满足,并且AMPK这种代谢重编程作用对虫体建立寄生生活是必须的。
西北高原所最新合作研究成果“藏羚迁徙产羔:规避寄生虫感染风险?”
藏羚迁徙产羔 寄生虫感染
2022/11/29
藏羚经历上个世纪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危机之后,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迅速增长,科学认知藏羚迁徙行为与种群持续增长的关系,对其种群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藏羚长途迁徙的原因是一个科学之谜,该研究发现藏羚迁徙到卓乃湖一带产羔仅停留24±3天左右,而粪便中的优势寄生虫/卵囊发育到感染阶段至少需要30-35天,加之该区域冬季极其寒冷干燥,藏羚粪便中很少有球虫或线虫的幼虫能够越冬,藏羚对产羔地的短期利用和快速回迁很可能...
上海兽医研究所在鸡球虫钙离子信号通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鸡球虫钙离子 蛋白激酶
2022/11/16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动物寄生虫与生物媒介控制团队在鸡球虫钙离子信号通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Ca2+信号通路中的重要效应分子钙依赖蛋白激酶4(EtCDPK4)可以与翻译起始因子eIF-5A(EteIF-5A)和 Et14-3-3蛋白发生互作,在球虫入侵、生长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相关研究成果以“ Eimeria tenella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等揭秘云南胡蜂巢中寄生性甲虫——爪哇蜂大花蚤(图)
昆明动物所 云南胡蜂 巢中寄生性甲虫 爪哇蜂大花蚤
2022/11/16
胡蜂的蜂蛹营养丰富,因而胡蜂养殖是云南的重要特种养殖产业之一。蜂的美味营养吸引着部分昆虫,这些昆虫混进胡蜂巢中并安家落户,与胡蜂一起经历自然演化。一些种类的大花蚤偏爱在胡蜂巢中生活。大花蚤即大花蚤科Ripiphoridae Gemminger & Harold,1870(1855)昆虫的总称,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总科(Tenebrionoidea),广布于亚洲、美洲、欧洲及澳洲...
昆明动物所揭秘云南胡蜂巢中的一种寄生性甲虫——爪哇蜂大花蚤(图)
云南胡蜂巢 寄生性甲虫 爪哇蜂大花蚤
2022/11/11
胡蜂的蜂蛹营养丰富,是中国南部地区特别是云南餐桌上的一道特别的美味佳肴,因此,胡蜂养殖也是云南的重要特种养殖产业之一。蜂的美味营养也吸引着一些其他昆虫,这些昆虫混进了胡蜂巢中并在此安家落户,与胡蜂一起经历着自然演化。大花蚤的一些种类就特别偏爱在胡蜂巢中生活。大花蚤即大花蚤科Ripiphoridae Gemminger & Harold, 1870(1855)昆虫的总称,属于鞘翅目(Coleopte...
2022年8月8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黄健华研究员、陈学新教授团队在The ISME Journal发表题为“Parasite reliance on its host gut microbiota for nutrition and survival” 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寄生蜂通过肠道微生物调控寄主营养代谢的新机制。
中科院上海分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在抗性组的地上地下扩散取得研究进展(图)
城市环境 土壤动物 高通量荧光
2022/8/8
2022年8月8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院士团队以六种常见生食蔬菜为契机,以典型土壤动物线虫为基础,采用高通量测序和高通量荧光定量技术,旨在探索植物类型对土壤-植物-土壤动物抗生素抗性基因扩散的影响,相关结果以Does plant identity affect the dispersal of resistomes above- and belowground?为题,发表在Enviro...
寄生蜂是一类特殊的、幼虫营寄生生活的膜翅目昆虫,在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是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昆虫。容性内寄生蜂幼虫在寄主体内发育,在与寄主互作博弈的过程中,寄生蜂进化出多种调控机制,其中包括利用其多种寄生因子抑制寄主的免疫反应。例如,寄生蜂能抑制寄主血细胞免疫引发的包囊反应,从而形成有利于寄生蜂后代发育的生活环境。多分DNA病毒(polydnavirus,PDV)是茧蜂科和姬蜂科寄生蜂特有的共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