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生物化学 微生物生理学 微生物遗传学 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免疫学 微生物分类学 真菌学 细菌学 应用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微生物学相关记录2235条 . 查询时间(2.648 秒)
稻田周丛生物是生长于稻田土壤表面的微生物聚集体,主要由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等组成,在氮磷养分循环过程,特别是在面源污染中起重要作用。明确稻田周丛生物中微生物来源及群落构建过程,可以为调控稻田周丛生物的生长,从而服务于稻田面源污染防控和固碳减排。本研究采集了亚热带典型小流域范围内的水稻田土壤、田面水和周丛生物样本,利用扩增子测序、SourceTracker和iCAMP分析了土壤和田面水微生物对...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东湖讲坛第112期:报告时间:2024年7月17日下午15:00。报告地点:武汉植物园光谷园区学术报告厅。报告题目:植物-微生物共生的机理和应用。报告人:王二涛。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高贝乐研究员团队联合耶鲁大学医学院Jun Liu团队,揭示了细菌复杂鞭毛马达结构的新组分,丰富了对定子-转子相互作用复杂性的理解。相关成果以“Tetrameric PilZ protein stabilizes stator ring in complex flagellar motor and is required for motilit...
2025年1月16日,PNAS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成树研究组完成题为“Fungal evasion of Drosophila immunity involves blocking the cathepsin-mediated cleavage maturation of the danger-sensing proteas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昆虫病原真菌分泌毒力因...
无论是人类还是细菌,生命过程中都会面临病毒的威胁。你知道吗?细菌虽然比人类简单,却也有自己的“免疫系统”用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北京时间2024年12月13日,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理系、重庆中国药科大学创新研究院、多靶标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肖易倍教授,药理系陈美容副教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陆美玲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合作在Science杂志上以“First Release”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Anti...
近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陆林 院士团队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的缺失可以改变睡眠行为。微生物代谢物丁酸盐可通过调节小鼠下丘脑外侧区食欲素神经元的活性来促进睡眠。口服丁酸酯可缓解小鼠的睡眠障碍。相关研究发表于 Molecular Psychiatry。
2024年12月20日,应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及研究生院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徐振波教授莅临我校,并作题为“微生物被膜:食品安全控制的关键问题”的学术报告。本次学术活动由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赵喜红教授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参加。
2024年12月1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环境基因学科组邀请了河南大学的时玉教授,做客东湖讲坛第139期,分享了题为《农田土壤微生物地理分布及其对地上互作的响应》的精彩报告。此次讲坛由杨玉义研究员主持,吸引了众多学科组的老师与学生积极参与。
近日,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在秦岭山区发现并确定了1个药用大型真菌新物种——秦岭隐孔菌,系全球范围内新发现的该属第三个物种。本次发现由团队教授解修超、王勇、宋玉经过将近两年的探寻,先后获得4份标本,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形态学和多基因分子系统学研究,最终确认其为新物种,并正式命名为秦岭隐孔菌。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Phytotaxa上。
横跨中越边境的西隆山为滇南第一峰,越南第二高峰(Phu Si Lung),其位于哀牢山系与越南黄连山系之间,被李仙江及其支流环绕。从海拔约300米的沟谷雨林直至3000余米的山顶竹林和苔藓矮林,西隆山孕育了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武素功研究员和云南大学朱维明教授曾在西隆山中国一侧开展过蕨类植物采集工作。2020年出版的《金平分水岭大型真菌、苔藓和蕨类植物多样性》...
想象一下,有一款新型疫苗,接种时不需要用针扎进肌肉注射,只需在皮肤上涂抹一种乳膏,使用起来毫无痛感,不会引起发热、肿胀、发红或手臂疼痛。人们无需排队等待接种,而且其价格低廉。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得益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对存在于人体皮肤上一种常见细菌的改进,这一愿景有望成为现实。
2024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肖晖研究组与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高成江团队合作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The protein segregase VCP/p97 promotes host antifungal defense via regulation of SYK activation" 的研究论文,揭示了VCP参与抗真菌信号通路De...
植物相关真菌在塑造植物群落多样性、促进生产力及调控陆地生态系统关键生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入理解自然植物群落中与植物相关真菌的β多样性形成模式及其群落构建机制,对有效管理和调控真菌群落以优化生态系统功能并增强其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目前对于不同群落构建过程对植物真菌组β多样性格局形成的贡献,以及植物功能性状在真菌群落构建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了解仍然有限。
生物有机体为适应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形成了一种内在节律性的生命活动,即生物钟(Circadian Clock)。生物凭借生物钟可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调节自身生理活动以适应这种周期性变化。生物钟对细胞基因表达、信号转导以及细胞新陈代谢等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调控意义。
长林小蠹是国际林业检疫性害虫,也是我国口岸检疫中截获次数最多的林业害虫之一。其主要危害松属植物,在寄主树干、树干基部或根部进行取食和繁殖,还可通过携带多种真菌和线虫对寄主造成危害。该虫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目前已在欧洲、亚洲、澳洲、非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殖,并已入侵我国山东省烟台、威海、青岛、泰安等地。随着木材贸易日益频繁,长林小蠹对我国林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揭示其在我国潜在适生区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