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电子物理学 >>> 量子电子学 电子离子与真空物理 带电粒子光学 电子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电子物理学相关记录775条 . 查询时间(3.5 秒)
庞磁电阻(Colossal magnetoresistance, CMR)材料是指其电阻率在磁场下会发生巨大改变的材料体系,这类材料在磁存储、磁传感和自旋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重要潜在应用。锰基ABO3钙钛矿是研究CMR最经典的材料体系之一,Mn3+-O-Mn4+的双交换作用对CMR的产生发挥了关键作用。针对简单ABO3钙钛矿,当其3/4的A位用较小尺寸的阳离子(如Cu2+、Mn3+等)替代时,可以获...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372113、52232001)等资助下,青岛大学温峥教授与合作者在铁电畴结构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铁电-反铁电固溶体中的斯格明子纳米畴(Skyrmion nanodomains in ferroelectric–antiferroelectric solid solutions)”为题,于2025年4月1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材料》(N...
2025年4月21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分析重离子碰撞后产生的粒子“指纹”,提出了一种可能揭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出现的关键指标,为探索宇宙诞生之初的物质形态演变提供了新视角。相关成果发表在《物理快报B》(Physics Letters B)上。
2025年4月10日,北京谱仪III(BESIII)合作组在超子Ω-激发态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Evidence for two excited Ω- hyperon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34, 131903 (2025))上。
20世纪80年代,质子自旋危机发现夸克自旋在质子自旋中贡献相对较小。自此,质子自旋结构成为粒子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精确测量质子三维自旋结构成为电子离子对撞机等国际大科学装置的主要物理目标之一。
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分解水技术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氢能,被认为是获取绿色氢能的理想途径。自1972年科学家利用TiO₂单晶材料实现了光解水以来,TiO₂一直是半导体光催化材料里的“超级明星”,二氧化钛及其衍生钛酸盐的发展一直是光催化研究的风向标之一。然而,由于此类材料在高温制备过程中氧元素易挥发形成氧空位,并伴随产生低价Ti³⁺缺陷,使得光生电子和空...
石墨烯纳米结构中未配对的p电子引发的π磁性具有弱自旋轨道耦合、长自旋相干时间和长相干长度等特点,在自旋电子学和量子信息科技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应用潜力。通过原子级精准设计,可调控纳米石墨烯链中自旋耦合的强度和方式,从而构筑多种磁基态。目前,纳米石墨烯的π磁性主要源于锯齿型边界等非凯库勒结构,但此类结构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导致合成难度较大。2021年,研究人员通过表面在位化学反应成功合成了基于三角烯...
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剧烈活动导致的大规模带电离子物质和能量释放的极端空间天气现象,可引发强烈的地磁暴,影响卫星通信、导航系统和电网的稳定运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精确的原子数据,研究日冕抛射的带电离子对日地系统空间天气的影响面临挑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华中师范大学组成的联合团队首次观测到“底介子到粲偶素”衰变中CP对称性直接破坏证据。这一发现为深入理解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现象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标志着粒子物理研究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2025年3月12日,《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以“编辑推荐”形式刊发了这一研究成果。
2025年3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张瑞田研究员团队主导,与天津大学、捷克布拉格理工大学以及中山大学合作,在《化学物理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高精度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首次揭示了分子电偶极矩(EDM)在一氧化碳(CO)二聚体和三聚体库仑爆炸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为分子尺度上的环境效应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院陶玲玲教授课题组在自旋电子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铁电自旋轨道阀效应》(Ferroelectric Spin-Orbit Valve Effect)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半导体自旋电子学器件,为设计下一代高速度、高密度和非易失性存储器提供了重要的备选。
2025年2月26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谱仪数据分析团队与合作者利用中子散射实验技术以及理论计算探究了热电材料CsAg5Te3的结构和声子动力学,解释了该有序晶体的异常低热导机制,成果以《Strong low-energy rattling modes enabled liquid-like ultra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in a we...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用于污水净化和海水脱盐的高效盐水分离和净化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二维材料因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分离膜领域备受关注。理想的二维材料膜应具备高选择性和高通量的分子传输能力,但目前在二维材料上实现大面积均匀的亚纳米孔结构面临挑战。传统的纳米孔制备方法如离子或电子束辐照、化学或等离子体刻蚀难以精确控制孔径和孔密度,导致膜性能受限。因此,探索能够在二维材料合成过程中直接形成精...
在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需求的牵引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上海真空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全金属闸板阀的自主研制。 2025年2月19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组织召开了全金属闸板阀测试鉴定验收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验收专家组听取了CEPC产业促进会(CIPC)成员单位上海真空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章东林作的《全金属...
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固态电池竞赛已逐步演变为国家竞争,且固态电池已被纳入《中国制造2025》白皮书,然而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热失控风险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瓶颈,锂电储能系统年均事故量已攀升至3.2万例,这促使全球科研界重新审视新能源技术的安全基准,构建本质安全型储能体系成为下一代能源技术的核心诉求。作为新型储能技术的重要分支,钠离子电池凭借其资源丰度和成本优势,在过去十年实现了能量密度从初...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