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精细化学工程 >>> 表面活性剂 香料学 化妆品学 染料 颜料与涂料学 粘合剂 精细化学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精细化学工程相关记录310条 . 查询时间(4.731 秒)
2025年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分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1818组)徐兆超研究员、乔庆龙副研究员团队,与华东理工大学郭志前教授、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刘晓刚教授合作,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提出了一种基于噁唑啉开关(Oxazolidine Switch)的“荧光缓冲”策略,克服了近红外Cy7菁染料光稳定性不足的难题。该策略无需改变Cy7母体结构,即可提升其光稳定...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325307、52273188)等资助支持下,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李耀文教授团队突破了从薄膜活性层到厚膜活性层转换过程中电池效率损失的局限性,为高通量印刷高性能有机太阳能电池组件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以“调控结晶顺序实现20.82%效率且具备高活性层膜厚容忍度的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20.82% efficien...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Chanhong Kim研究团队以突破性报告(Breakthrough Report)形式在国际权威期刊The Plant Cell上发表题为"Temperature-driven changes in membrane fluidity differentially impact FILAMENTATION TEMPERATURE-SENSITIVE H2-me...
2025年1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孟广勋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刘辰莹课题组合作,在《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了题为Short IL-18 generated by caspase-3 cleavage mobilizes NK cells to suppress tumor growth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肿瘤细胞内由Casp...
2025年1月2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碳基资源电催化转化研究组(523组)在电化学合成氨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一体化的无定形/晶型双相铜泡沫电极,并通过稳定催化剂中亚稳态的无定形结构,实现了安培级电流密度下长期稳定的硝酸盐电催化还原合成氨。
2025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组群)邓德会研究员、崔晓菊副研究员、于良研究员团队在甲烷低温催化转化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构筑二维MoS2晶格限域Rh-Zn原子对与TiO2复合的纳米异质结,实现了光驱动甲烷、氧气和一氧化碳高活性、高选择性转化制乙酸。该工作为温和条件下甲烷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活性氧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植物抵御病原菌侵染、响应逆境胁迫以及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多种活性氧分子中,过氧化氢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可调控干细胞分化、花粉管伸长、气孔发育、果实成熟等植物发育过程,但过氧化氢如何与其他信号途径协同作用,共同调控植物发育过程却不甚清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秦国政研究组以番茄果实为研究对象发现,过氧化氢可引起m6A RNA去甲基化酶S...
活性氧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植物抵御病原菌侵染、响应逆境胁迫,以及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在多种活性氧分子中,过氧化氢(H2O2)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可调控干细胞分化、花粉管伸长、气孔发育、果实成熟等植物发育过程,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它如何与其他信号途径协同作用,共同调控植物发育过程却不甚清楚。
近日,北京化工研究院天津科学试验基地单中心催化剂中试装置打通全流程,产出POE(聚烯烃弹性体)催化剂,标志着天津科学试验基地二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2025年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题为Defining ortholog-specific UHRF1 inhibition by STELLA for cancer therapy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在对UHRF1结构域-功能研究基础上(Cancer Cell,2019),揭示了多能性调节蛋白ST...
土壤具有缓冲性能,有助于缓和土壤酸碱变化,为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动创造比较稳定的生活环境。土壤缓冲性能(Soil buffering cpapacity)主要通过土壤胶体的离子交换作用、强碱弱酸盐的解离等过程来实现,因此土壤缓冲性能的高低取决于土壤胶体的类型与总量、土壤中碳酸盐、重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和磷酸氢盐的含量等。量化土壤酸缓冲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土壤酸中和能力(Acid neutraliz...
大气细颗粒物(PM2.5)能够进入人体细胞,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氧化应激是大气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机制之一,其特征是产生活性氧物质(ROS),导致细胞氧化还原失衡。大气细颗粒物引起人体氧化应激的能力被定义为其氧化潜势(OP)。大气细颗粒物中的水溶性组分对其氧化潜势有显著贡献。
2024年12月24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朱强/罗爽课题组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辅助,实现了钯催化吲哚芳基异腈的C-H亚胺基环化反应,对映选择性地合成了多种稠环吲哚骨架的阻转异构体。相关研究成果以“DFT-Assisted Atroposelective Construction of Indole-Fused N-Heteroaromatic Frameworks throu...
生物质资源在能源和化学品方面所具有的替代传统石油基产品的自然禀赋,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生物质化学品方面,催化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催化转化所产生的平台化合物作为桥梁,连接了天然生物质和下游化学品,是生物质发展链条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PET塑料由于其耐用、质轻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纺织、包装、电器等领域,但大量消费后的PET废弃物对自然界造成巨大压力。PET 废弃物的酶法解聚和回收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资源利用策略,可以减少我们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并解决PET积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国内外学者对PET解聚酶IsPETase进行了广泛的半理性设计与定向进化,提高IsPETase活性与热稳定性,但该酶的工程改造主要集中在由表面的环和α螺旋组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