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学术机构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相关记录42条 . 查询时间(1.884 秒)
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山东大学建设和运行,分别于2010年4月和2012年6月通过建设论证和正式验收。实验室定位于围绕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和科技前沿,应对特高压交直流大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挑战,在大电网安全防御与智能化恢复决策、广域保护与智能化故障信息系统、现代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电能变换与可再生能源并网方向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服务于能源革命和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
新形态电网保护与控制研究团队共有7人组成,高厚磊教授(博导)为团队负责人,陈青教授(博导)、邹贵彬教授(博导)、丛伟副教授(博导)、高湛军副教授(硕导)、魏秀燕实验师、吕静实验师为团队成员。团队主要成员在电网保护与控制领域具有15-30年的科研和教学经历,研究基础厚实,研究经验丰富,具有较好的平台支撑,取得了一批理论与技术成果。
山东大学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团队(PSEO)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专职教师十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七十余人。团队研究内容涵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电力市场、新能源发电预测、综合能源和智慧能源等方向。团队成员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近20项。近年来,在交直流潮流计算、电力市场机制设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概率预测、电网规划等方面取得较为丰富的研...
复杂电网安全防控与智能恢复团队,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适应电网形态与特性的变化,集中开展复杂电网的运行调控、安全防御和恢复决策研究,建立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分析与控制体系,发展复杂电网安全稳定性智能评估与防控方法,致力构建电网智能化恢复决策系统,在复杂电网的稳定性分析与安全防控方向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科研团队。
随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呈现电力电子化趋势,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两大特征是:“低惯量”和“低短路容量”,其中低惯量主要影响系统的功率控制和频率特性,低短路容量主要影响系统的同步稳定和保护。
南京师范大学肇始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溯源于1954年南京动力专科学校电气装备科,历经南京化工动力专科学校、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并入南京师范大学,成立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04年与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工程训练中心等合并成立电气与自动化...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图)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2/6/6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原刊名《长沙水电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6年,是由长沙理工大学(原电力工业部直属高校)主办的全国性电工技术类科技期刊,刊期为双月刊,文种为中英文,国内外公开发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中文核心期刊 电气工程
2022/6/2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原刊名《继电器》,创刊于1973年,是由许昌开普电气研究院(原机械工业部许昌继电器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电工技术类科技期刊,刊期为半月刊,文种为中英文,每月 1 日、 16 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电力系统研究所起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1920年创立的电工专业,是我国最早培养电力人才的专业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在前苏联专家指导和帮助下,成为国内的骨干学科,并为兄弟院校培养了众多优秀教师。1961年后,电力系统等民用专业分别整体迁入北京电力学院、武汉水利学院。
2003年4月我校成立了自动化系,该系于2007年3月更名为自动化学院。自动化学院设有电气工程系、测控技术系、自动控制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系和实验创新中心等6个教学教辅机构。设有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5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均含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培养方向,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于2014年获批广东省高等学校...
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测控技术及仪器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2018/1/19
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全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791人,研究生346人。学院现有教职工127人,其中教授14人(其中二、三级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及高级职称27人,具有博士学位48人。学院现有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
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自动化 通信工程
2017/11/13
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79年的西北民族学院数理化系,1993年独立建系为物理系,2002年成立物理工程技术学院,2004年更名为电气工程学院。学院现有物理学(藏汉双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院形成了以物理学(藏汉双语)专业为特色,物联网工程专业为重点扶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4个专业为主干的理工结合...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 新能源电力系统
2016/4/7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以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整合学校其他优势科技资源而形成的一个研究实体,2011年3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2014年9月通过专家验收。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刘吉臻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黄其励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