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无机化学 CO2”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184 秒)

大陆硅酸盐岩的风化作用是长时间尺度上调节全球碳循环平衡和维持地球宜居性的关键机制,其不仅控制着地表的物质循环和元素迁移,也影响着大陆风化输出通量的变化。尽管大陆风化通量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含钙镁硅酸盐岩风化输出的物质通量的准确量化和大气CO2消耗对气候变量的反馈仍然未受到有效限制。2025年来,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大陆风化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示踪风化作用机制和地表物质迁移转化提供了新...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种富CO2水热合成磷酸钇纳米球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专利 富CO2 水热合成 磷酸钇 纳米球
2023/6/29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种富CO2水热合成菱形磷酸镝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专利 富CO2 水热合成 菱形 磷酸镝
2023/6/29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种富CO2水热合成磷酸镧纳米线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专利 CO2 水热合成 磷酸镧 纳米线
2023/6/26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种富CO2水热合成花状磷酸铽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专利 CO2 水热合成 花状磷酸铽
2023/6/26

2023年4月26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鑫课题组基于共聚焦显微拉曼技术和毛细管高压透明腔(HPOC)构建了高温高压实验显微模拟装置(图1),开展了高温高压(50-450oC,50-400 bar)下高纯13CO2、12CO2及其混合物的拉曼光谱特征研究,建立了适用于高温高压环境的CO2碳同位素的拉曼光谱原位定量分析方法,相关成果近日在国际光谱学期刊《Spectrochimica Acta Pa...

二氧化碳(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控制和减少CO2排放已成为共识,且中国已经明确了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碳排放目标。城市作为碳排放的集中区域和碳减排的基本单元,准确掌握城市CO2排放规律是制定减排政策和评估减排成效的关键。目前主要依靠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的排放清单,但由于城市碳排放清单数据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有必要通过一种独立于统计数据的方法对排放清单进行验证。

十万吨级离子液体催化CO2合成碳酸酯成套装置成功(图)
十万吨级 离子液催化 CO2 合成碳酸酯
2022/5/25
以无机盐SnCl4·5H2O为前驱体,CuCl2为掺杂剂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Cu掺杂SnO2阴极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该物质的形貌、晶型结构和元素组成及价态进行表征.在常温常压下于0.5 mol/L NaHCO3溶液中,通过循环伏安曲线、塔菲尔(Tafel)曲线和阻抗谱等考察了该阴极材料及其还原CO2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物质为金红石相...
采用热还原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o2+/Dy3+掺杂的纳米立方MxFe3-xO4磁性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不同含量掺杂离子对MxFe3-xO4晶体结构、形貌及磁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掺杂未改变母体的对称性,但母体形貌逐渐从立方体向球体过渡;Co2+和Dy3+的掺杂对于铁氧体磁学性质的影响明显不同,当Co2+实际掺杂量为0.44和Dy3+实际掺杂量为0.05时,Mx...
氧同位素作为有效的地球化学参数,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环境科学研究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CO2氧同位素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示踪剂,可用于判识气源,然而这一指标尚未应用于油气勘探领域。应用气相色谱-气体稳定同位素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天然气中CO2的氧同位素在线检测方法。在对松辽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组分、组分碳同位素、稀有气体组成与稀有气体同位素等地球化学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盆地天然气中CO...
红外光谱电化学研究金电极表面上CO2的还原
CO2 电化学还原 红外光谱电化学
2012/3/1
以碳酸丙烯酯(PrC)为溶剂,高氯酸四丁基胺(TBAP)为电解质,利用电化学及红外光谱电化学开展了金电极上二氧化碳的还原研究。运用现场红外光谱跟踪电化学还原过程反应物及产物的生成和消失。红外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吸法表明,在消耗CO2的同时,金电极上有CO的产生,且伴随有碳酸根的形成。结合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结果,提出了一种电还原机理:在非水介质中,CO2电还原过程中生成了中间体CO2·-,随后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