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动物学 Nature Communications”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198 秒)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有关鱼类诱导型原始生殖细胞的论文受到国际热评(图)
Nature Communications 诱导型 生殖细胞 斑马鱼
2024/1/19

近日,由海洋学院崔朝霞团队携手中科院海洋所李富花团队、香港中文大学朱嘉濠团队等完成的科研论文“The Chinese mitten crab genom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adaptive plasticity and developmental regulation”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2020年1月17日,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5-Year IF = 13.81)在线发表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陈卓博士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The origins of acoustic communication in vertebrates”。该项成果以河南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教师陈卓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J...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焦新安教授研究团队与德国吉森大学等单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图)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焦新安 德国吉森大学 Nature Communications 单核细胞增生 李斯特菌
2019/10/14
2019年9月30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扬州大学焦新安教授研究团队与德国吉森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论文“A hybrid sub-lineage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comprising hypervirulent isolates”。该论文报道了新现超强毒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及其构成的HSL- II谱系的遗传进化规...

《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辰宇教授课题组在哺乳动物皮下脂肪发挥的生物学功能方面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图)
Nature Communications 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课题组 哺乳动物 皮下脂肪 生物学功能
2016/7/23
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张辰宇教授课题组在皮下脂肪发挥功能分子机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Fasting induces a subcutaneous-to-visceral fat switch mediated by microRNA-149-3p and suppression of PRDM16 ”在线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朱敏生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平滑肌内括约肌自发收缩机理的重要研究成果(图)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 教授课题组 Nature Communications 平滑肌内括约肌自发收缩机理
2016/4/23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朱敏生教授实验室及合作实验室在平滑肌型括约肌自发张力产生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The molecular basis of the genesis of basal tone in internal anal sphincter”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成海、王佩为论文第一作者,朱敏生教授与美国...

云南大学侯先光研究团队《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最古老节肢动物心血管循环系统(图)
云南大学 侯先光 研究团队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古老 节肢动物 心血管循环系统
2014/4/24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U1302232,41372031,40962001)等项目的资助下,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侯先光教授、马晓娅博士和丛培允博士与英国、美国科学家合作于4月7日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An exceptionally preserved arthropod cardiovascular s...
鸟类学研究组有关鸟类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环境的基因组学证据的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
鸟类学研究组 鸟类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环境 基因组学证据 研究成果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
2013/7/19
地山雀(Parus humilis)是青藏高原的特有鸟种,属山雀科鸟类。由于其形态特征与地鸦相近,曾长期被认为是鸦科鸟类,并被命名为“褐背拟地鸦”。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雷富民研究员领导的鸟类学研究组与诺禾致源合作,对地山雀开展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同时对另外两种山雀(大山雀和黄颊山雀)以及黑尾地鸦进行了重测序比较分析。研究结果从基因组水平进一步确证了地山雀是“山雀”而非“鸦”的分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