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药学 缺血”相关记录90条 . 查询时间(0.796 秒)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6/5/202365151433642.png)
揭示脑缺血再灌注治疗后脑脂质动态变化关键特征(图)
脑血管疾病 中风 脑卒中 再灌注治疗
2022/10/17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当脑血管发生堵塞,使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脑血管一旦发生破裂,将会引起脑组织损伤,从而导致脑卒中的发生,其病死率、复发率以及致残率非常的高,被称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然而,关于脑卒中现有的临床治疗手段仍然十分匮乏,只能以预防为主。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29/9/202299101713831.png)
2022年8月1日,《临床药理学专家评论(Expert Review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在线刊发了CHANCE-2学术委员会专家,诺丁汉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系主任Philip M Bath教授对于CYP2C19基因分型在指导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作用的综述[参考文献1]。文章系统综述...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29/9/202299113618709.png)
《JAMA Neurology》报道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获益与风险时间进程:CHANCE2研究的(图)
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22/6/15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对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loss-of-function,LOF)等位基因个体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的二级预防有效。然而,在临床实践中,阿司匹林联用P2Y12抑制剂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也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上述患者的获益和风险时间进程尚不清晰...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29/9/202299115647236.png)
双抗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是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复发事件的有效急性治疗策略,而其可能增加的出血风险是临床实践中普遍关注的问题。THALES研究表明,与单独服用阿司匹林相比,替格瑞洛联用阿司匹林治疗(30天)可降低卒中和死亡的风险,但是其与严重出血的风险增加相关。最佳获益-风险组合的治疗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29/9/202299132622123.png)
2022年1月10日《Annals of Neurology》(IF:10.422)杂志在线全文发表了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拥军教授为通讯作者,王安心副研究员和孟霞主任医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文章“Bleeding Risk of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Minor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7月期间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一个疗程后依据《中风先兆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对中风先兆症状及眩晕症状进行评分...
探讨丹灯通脑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对丹灯通脑胶囊临床药效再评价。方法 采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缺血2 h后拔出线栓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TTC染色法观察丹灯通脑胶囊对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er do...
疲劳运动对大鼠脑缺血后额叶皮质脑血流量的影响
疲劳运动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脑血流量 学习记忆
2019/7/31
通过研究正常大鼠以及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大鼠脑血流量的变化,探讨疲劳运动对脑卒中大鼠脑血流及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120只雄性Wistar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SO),过度运动组(OE),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组(2-VO),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并过度运动组(2-VO+OE)。采用大鼠跑台进行疲劳运动训练,采用双通道激光多普勒脑血流仪对大鼠的额叶皮质脑血流量进行测定,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大鼠的学习记...
当归补血颗粒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当归补血颗粒 肾微透析技术 免疫组化法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2014/5/29
研究当归补血颗粒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无创动脉夹阻断肾蒂血管构建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肾微透析技术结合HPLC测定腺苷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Bax、Bcl-2、iNOS蛋白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腺苷、次黄嘌呤和肌苷的含量分别为(0.57±0.11),(3.14±0.20),(0.16±0.03)μmol·L-1,保持稳定并作为各实验组基准...
中药三七对大鼠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谱效学研究
三七 指纹图谱 谱效关系
2013/8/3
以大鼠心肌缺血模型为对象,研究中药三七对大鼠心肌缺血保护作用谱效关系及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在建立中药三七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研究药物治疗心肌缺血作用的物质基础及谱效关系。结果 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是中药三七治疗心肌缺血的主要有效成分。结论 通过谱效关系研究直接获得药效活性物质,建立了三七药材谱效关系评价的新方法,客观反映了药物的内在质量,为该类中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
研究不同浓度的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按照随机分层区组设计分为5组(n=12):肠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暴露腹腔后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 h后开放再灌注2 h;0.25肺泡最低有效浓度、0.5肺泡最低有效浓度、1.0肺泡最低有效浓度异氟醚预处理30 min组(即0.25M组、0.5M组和1.0M组):在暴露腹腔前预吸入相...
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 Sal B)对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 方法: 选取SD大鼠60只,结扎大鼠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降支,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Sal B 1.6,3.2,6.4 mg·kg-1组,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10 μg/只),并设立假手术组,每组10只,给药2周后,HE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一...
硫酸镁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硫酸镁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抗氧化
2011/8/26
观察硫酸镁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硫酸镁高、低剂量(120、60 mg/kg)组,无创动脉夹夹闭左肾蒂45 min和再灌注3 h制备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肾脏指数、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含量、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HE染色观察肾组织学变化.结果 硫酸镁高、低...
缺血预适应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适应 心脏 大鼠
2011/8/7
研究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否由toll样受体 4 (TLR4)/NF-κB 途径所介导,以及是否与促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释放有关。 方法: 结扎Sprague-Dawley 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0 min, 复灌3 h 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适应为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5 min, 复灌5 min, 共4个周期。RT-PCR分析心肌 TLR4 mRNA...